帖撒罗尼迦前 简介
写作背景
帖撒罗尼迦乃今希腊东北的帖撒罗尼迦,是个商业繁荣的港口,保罗
时代为马其顿省的首都,为享有内政自治的「自由城市」。当地居民
多为希腊人,也有不少的犹太人。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与西拉、提摩
太 (参徒16:1-10; 17:14, 15) 到了帖城,曾一连三个安息日在犹太人
的会堂与他们辩论,讲解基督的受害,死里复活,可能又逗留一些时
日(参腓4:16)。 有许多敬虔的希腊人、尊贵妇女信了主,引起犹太
人嫉妒并结夥制造暴动,迫使保罗及其同工离开该地(参徒17:1-9)
。不过,该处教会在保罗离去後仍继续长进(帖前1:3, 9-10; 3:6-7),
成为马其顿、亚该亚众教会的楷模(1:7-8)。
保罗离开帖城到雅典去後,听见犹太人仍在逼迫该地教会,就差遣提
摩太前往帖城坚固信徒 (参3:1-2) 。 及至提摩太、西拉在哥林多与
保罗会合(见徒18:5), 报告有关帖城教会的近况之後,由三人联合
署名致信教会。
考古学者曾发现一块石碑,其中提及迦流任亚该亚省方伯的日期,相
当於公元五十二年。监於保罗在哥林多至少工作了一年半(参
徒18:11-12) , 然後才在迦流面前受审,而这封信是保罗在哥林多开
始工作不久写的,因此成书时间约是主後五十年左右。
主题特色
保罗从提摩太口中得知帖城教会长进的情形,故在此信中表达他欣慰
之情。保罗同时针对教会对信徒复活和主再来的误解,详细说明这方
面的教义,并以此勉励饱受患难的信徒,书中每一章都以主再来的信
息作结束。有关死人复活的道理可与林前十五章互相对照,而论主再
来如夜间之贼(5:1-11) 一段,为早期教会从主领受的传统教训(参
太24:36-44)。
监於帖城教会的成员多为外邦人(参帖前2:14), 信主之前可能深受
异教歪风陋俗的影响,保罗在信中特别劝勉他们要生活圣洁、亲手作
工、讨主喜悦。
本书大纲
Ⅰ 问安(1:1)
Ⅱ 为教会感谢神(1:2-10)
Ⅲ 保罗为自己的事奉辩护(2:1-16)
Ⅳ 保罗对教会的关怀(2:17-3:13)
Ⅴ 生活上的教导(4:1-12)
Ⅵ 论死人复活与主再来(4:13-5:11)
Ⅶ 其他劝勉(5:12-22)
Ⅷ 结语(5:23-28)
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一章 注释
1:1 问安
「西拉」、「提摩太」:是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的主要同工
(参徒15:40; 16:1)。
1:2-10 为教会感谢神
帖撒罗尼迦教会是持守信、爱、望的教会,在听闻福音真道後就离弃
偶像,服事真神,成为马其顿、亚该亚及各处教会的楷模。
3 「因信心所作的工夫」:指因真心相信主耶稣而引致的行动表
现。
4-5 帖城信徒蒙神拣选作 的子民,这全是出於神的大爱。保罗得
知他们被拣选,因为他们对福音有良好的反应(参3, 6-7)
──神的拣选是透过使徒的宣讲和人的相信而达成。
「在乎 ...... 信心」:使徒宣讲福音不是凭空说话,而是流露出
能力、圣灵的同在、牢靠的信念。
7 「马其顿和亚该亚」:即整个希腊。
「传开」:原有「响雷」或「吹号」之意。
10 「将来忿怒」:指神在末日时公然加诸恶人的刑罚。
思想问题(第一章)
1 试综合帖城信徒所有的基督徒生活和特色。
今日,你的信徒生活有没有这些特色?
你的信仰是否在你周围传开(参8节)?
2 试从本章找出三位一体真神的属性和工作。
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二章 注释
2:1-16 保罗为自己的事奉辩护
本段更详细地追述使徒在帖城传福音的工作(1-12, 参1:5) 与信徒的
反应(13-16; 参1:6),目的是要驳斥来自敌对者的毁谤。
1 使徒在帖城的工作不是虚空无能的,也不是徒劳无功的(见13
)。
2 保罗和西拉来到帖城之先,刚在腓立比受诬告被殴打及入狱(
见徒16:16-40) , 但因著神赐的胆量,他们毫不畏缩,跟著将
福音传到帖撒罗尼迦。
3-7 保罗和同工的信息不是根源於错误的道理,或牵涉不洁的动机
、诡诈的手段。相反,他们是经神考验合格,受托传神的信息
。因此他们的态度是要讨神喜欢、温柔待人,而不是要谄媚人
,或贪求物质,或谋求他人的尊崇。
8-9 使徒爱教会,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;宁愿亲手作工、自供自给
,不愿加重教会的负担。
10-12 不论在行为的榜样上或言语的劝导上,使徒都像父亲一样循循
善诱,要叫信徒配得起呼召他们的神。
14 帖城信徒因接受福音(「神的道」),遭当地居民逼害,犹如
犹太境内的基督徒受不信的犹太人苦害一样。
15 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杀害传神信息的先知;新约时代的犹太人
秉承了这种倾向;既杀了主耶稣,且逼迫那些把救恩喜信传给
外邦人的使徒。
「与众人为敌」:指下文「不许 ...... 得救」一事。
16 犹太人恶贯满盈,很快便要面对神的最终审判(「忿怒」)。
2:17-3:13 保罗对教会的关怀
使徒保罗离开帖撒罗尼迦後,深切盼望再次会晤该地信徒,无奈碍於
仇敌的阻挡,不能前往。他听到他们为福音受逼迫,遂派提摩太前往
坚固、鼓励他们。如今从提摩太口中得知他们的情况而大得安慰。一
方面仍切望再见他们的面,补满或修正教会对真理不完全明了或遵行
不周的地方 (3:10; 参第4章及5章) ; 一方面鼓励他们在患难中仍站
立得稳(2:19; 3:8, 12, 13)。
18 「撒但」:见太4:1注。
19 「冠冕」:即竞赛得胜者所得的桂冠。保罗以信徒的坚贞为他
工作的成果(另见腓4:1)。
思想问题(第二章)
1 由本章看来,使徒保罗可能受到了什麽批评?
保罗以什麽作为他回击的武器?
面对攻击和批评时,你的反应又如何?
2 第6节中保罗说明他有叫人尊重的使徒职分,为什麽他不运用这
些「特权」呢?见8-12节。
你今日如何运用自己的「特权」呢?
3 根据2:13-16及1:6,帖撒罗尼迦信徒的悔改有什麽具体表现呢?
你的信仰经得起苦难吗?
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三章 注释
1 「独自等在雅典」:保罗大概从雅典打发提摩太重返帖撒罗尼
迦(参徒17:15)。
3 「我们受 ...... 命定的」:患难是神为信徒的安排,是在所不免
的(见串4)。
5 「那诱惑人的」:指魔鬼撒但(见太4:3「那试探人的」)。
6 「提摩太 ...... 回来」:见徒18:5。
11-13 保罗为帖城教会的祷告
思想问题(第三章)
1 从2:15-3:5看来,传道的工作遭遇那两方面的阻碍呢?
今天,你有否碰到同样的困难?
2 当你领人归主时,你有没有保罗在20节那种个人经验呢?
他为帖城信徒付上什麽代价呢?
3 帖撒罗尼迦教会常记念保罗和西拉(3:6)。
7「记念」别人是否爱心的表现?
这处所指的「记念」,究竟包括了什麽意思呢?
4 保罗怎样为自己和信徒祈祷(10-13)?
留意保罗的语气及逼切的态度,从保罗的祷文中,你有什麽领受
呢?
5 中世纪神学家伊拉斯姆曾说过:「纯真的祷告叫上天也大发怜悯
;祷告是敌人攻不陷的坚固堡垒。」除了祈祷之外,保罗还采用
什麽方法去坚固帖撒罗尼迦教会呢?
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四章 注释
4:1-12 生活上的教导
1-8 当远避淫行,过圣洁的生活
在道德低落的希腊异教世界,基督教的道德标准需要重申。信徒在地
位上已成圣称义(林前6:11), 但在实际生活上也须有圣洁的见证。
4 「身体」:原作器皿。
「守著 ...... 身体」:或可译作「娶得自己的妻子」(参现代译
本;另参彼前3:7)。
6 「越分,欺负」:从上下文可知这主要是指邪情私欲一类的淫
行。信徒如犯此等罪,必遭神刑罚,且有违神呼召信徒与赐下
圣灵的原意。
9-10 当彼此相爱
11-12 当亲手作工。帖城教会有些基督徒工作懈怠,整天游手好闲,
甚至专管别人的闲事。他们似乎误解了彼此相爱的意思,存心
倚赖弟兄姊妹爱心的济助,破坏了生活的纪律。保罗在帖撒罗
尼迦後书亦斥责此等人(参帖後3:10-12)。
4:13-18 论死人复活
帖城教会对复活的道理还未彻底明白,保罗劝他们不要为死去的信徒
过分悲伤,像那些没有指望的教外人一样,因为死人复活的确实性是
建立在基督已经复活的根基上;并且当主再来时,这些已死的人必首
先复活,然後还活著的人要与他们一同被提到空中与主同在。
13 「睡」:在此指信徒的死亡(参约11:11-13)。
思想问题(第四章)
1 基督徒要远避淫行。保罗在此提出了那些原因?
2 为何保罗三番四次的说信徒不单要实践相爱和成圣,而且还要「
更加勉励」呢?(参3:12; 4:1, 10;比较腓3:12-14。)
你悔改後,成圣的工夫有进步吗?
3 保罗在此(13-18)提及「主再来」,有什麽实际用处呢?
(参11, 18节)。他给信徒什麽启示呢?
4 平心而论,你是否看重「主再来」?
你有什麽行动表明你是一位等候主再来的人呢?
帖撒罗尼迦前书 第五章 注释
5:1-11 警醒等候主再来
主再来的时间没有人知道 (可13:32), 好像夜间的盗贼,在人料想
不到的时候突然临到。因此信徒应当随时预备好,持守信望爱候主再
来。
2 「主的日子」:即耶稣再来,审判世人的日子。
3 不信之人自以为太平无事,认为世界会如常进行,因此当末日
审判突然来到时,他们便惊惶失措,无可躲避了。
4-7 不信者活在黑暗势力之下,沈迷罪恶、醉生梦死。但信徒既脱
离了黑暗,生活在真理的亮光中;便须有相称的表现,谨慎自
守,等候主来。
8 信徒的属灵装备
「得救的盼望」:即下文 (9) 提到的,因信耶稣基督得脱离
永刑的指望,另见罗8:23-25。
5:12-22 其他劝勉
12 「那在 ...... 劝戒你们的」:指教会内的长老(参徒14:23)。
14 「不守规矩的人」:大概指游手好闲的人(见4:11-12注)。
19 「不要销灭 ...... 感动」:可能连於20节,指勿抑制圣灵的恩赐
,特别是先知讲道的恩赐(参林前14:1)。 用「销(熄)灭」
这字是因圣灵常被喻为火(参太3:11; 徒2:3)。
5:23-28 结语 ── 祝福与嘱咐
23 「灵与魂与身子」:不是要指出人的组成部分,而是要强调信
徒「整个人」蒙神保守,与「全然」成圣互相呼应。
思想问题(第五章)
1 主日子的来临,对普通人和信徒有什麽意义呢?
(参太24:32-34; 路21:28)
2 保罗劝勉帖撒罗尼迦教会要怎样行去迎接主的再来?
试从个人与群体、生活与灵命等关系加以说明。
3 有解经家认为祷告是面对挑战的武器,因为祷告能叫人的思想离
开自己,转看神的工作;其次,祷告叫人知道自己的不足,神的
充足。
今日,当你面对时代的挑战时,你有否反省自己对祷告的态度?
(参5:17-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