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现在是:
    •   东营基督教会网站欢迎您的到来。  东营基督教会位于东营市东营区栖霞路717号。
  • 加入收藏   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区县教会 > 利津县教会

利津县基督教会概况

时间:2015-06-01 10:19:26  来源:本站原创  作者/供稿:东营市教会  阅读:

    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基督教会,现有聚会活动场所12处(登记5处),信徒500多人,长老1人(刘松成2015年3月29日按立),传道员7人,执事9人,教会管理井然有序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基督教于民国元年(1912年)由李振坦(籍贯利津县城东街人士)传入利津县。同年中华基督教北镇区会来利津城设立基督教布道堂,先设于东街,迁至西街、北街。法国开教士、司教士、四处传教。后又有佟毅然、焦文彬,在县城附近村庄发展教徒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民国3年(1914),利津城北庄科村从北镇请来牧师,由李介平和谭学彬发动教友,捐款买房屋办起教会,进行传教活动,还办教会小学1处。民国5年(1916年)英国的传教士先后来利津城和庄科村进行传教活动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民国9年至31年(1920-1942)是该教活动兴盛时期,相继由利津城附近村庄发展到下列农村:前刘乡的十里堡、西魏、丁家坊;王庄乡的东坡、西坡;明集乡的郑家、玉皇庙;店子乡的殷家、尹王庄、边家;南宋乡的张潘马;北宋乡的杨董、大牛家;汀河乡的汀河二村、毕家咀等7乡15村。共有教徒217人。设立教堂2处(即利城西街、庄科村),堂会2处(利南堂会在张潘马村,利北堂会在汀河二村),执会5处(西街、坡庄、杨董、丁家坊、郑家)。有牧师3人,执事9人,布道员2人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民国33年(1944年)以前,刘凤楼牧师主持利津县基督教会时,有男教徒49人,女教徒16人。利津解放后,该教衰落。1946年外地神牧人员返籍,县内传教人员绝大多数回家务农,停止集会活动,仅有少数村集会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戴家,锭杆刘、碾李、宋家集等村;南至旧蒲台的东玉、佟家、贾家、科子王、龙王崖等村;西至刁李、南崖、宋滩、滩郭等村;北至贾庄、小郑、小牛、大王、毛李、杨董等村,礼拜堂建在刘口村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建国后,1949年取缔反动会道门时,有些教徒误认为是取缔宗教,而停止活动。1956年,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保持信仰的部分人员,由秘密集会转入会开集会活动。亦有不少教徒放弃信仰,不参与活动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集贤乡集贤村的袁继梅(男,汉族,出生于1921年)1938年接受福音,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退伍后在家务农,在他家有十几人不间断聚会,文革时期因信耶稣受到逼迫,信仰政策开放后,1986年他在利津县付窝乡薄口村盖才英家建立教会,2005年去世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陈庄镇新韩三村王桂三老人自幼信耶稣,约在1940年抗日战争时间接受福音,文革前停止聚会,1992年陈庄建立教会后回到教会直到1994年病重前不间断聚会,1994年冬病逝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现有在世的北宋教会负责人王玉杰、姊妹自幼跟奶奶聚会,约在1954年接受福音,信仰政策开放后他和赵秀荣一同服侍北宋教会至今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教会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一天天的复兴到现在,大小堂点十二处,属于教会房产有四处,在2012年8月12日成立利津县三自爱国委员会,主任刘松成、秘书长高振鲁,副主任毕宜祥、赵秀荣等7人组成。东营市基督教两会特别关心支持利津教会的各项服侍工作。常年分组分片派下讲道员来牧养、扶持各教会。经常帮助办理培灵会教牧培训会、声乐班、财物管理班等。使教会各方面事工逐步走向完善。聚会人数每年都有增长,现利津参加聚会总人数500余人。教会更加复兴,兄弟姐妹爱教爱国、爱人的心随之释放出来。在5.12汶川大地震期间,利津县基督徒通过不同的方式捐献现金叁万元之多。还有被子、衣服等救灾物品,经常到各教会周边的敬老院去探望这些孤寡老人传福音给他们,送吃的、穿的,照顾不方便的,为社会献上一份爱心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 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
编辑:jiayuan
  牧师信箱 -  留言反馈 -  联系我们 -  关于我们 -  教堂地图 -  聚会安排 -  投稿本站 - 
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栖霞路717号    邮编:257055    工信部备案:鲁ICP备2023012090号

利津县基督教会概况

    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基督教会,现有聚会活动场所12处(登记5处),信徒500多人,长老1人(刘松成2015年3月29日按立),传道员7人,执事9人,教会管理井然有序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基督教于民国元年(1912年)由李振坦(籍贯利津县城东街人士)传入利津县。同年中华基督教北镇区会来利津城设立基督教布道堂,先设于东街,迁至西街、北街。法国开教士、司教士、四处传教。后又有佟毅然、焦文彬,在县城附近村庄发展教徒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民国3年(1914),利津城北庄科村从北镇请来牧师,由李介平和谭学彬发动教友,捐款买房屋办起教会,进行传教活动,还办教会小学1处。民国5年(1916年)英国的传教士先后来利津城和庄科村进行传教活动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民国9年至31年(1920-1942)是该教活动兴盛时期,相继由利津城附近村庄发展到下列农村:前刘乡的十里堡、西魏、丁家坊;王庄乡的东坡、西坡;明集乡的郑家、玉皇庙;店子乡的殷家、尹王庄、边家;南宋乡的张潘马;北宋乡的杨董、大牛家;汀河乡的汀河二村、毕家咀等7乡15村。共有教徒217人。设立教堂2处(即利城西街、庄科村),堂会2处(利南堂会在张潘马村,利北堂会在汀河二村),执会5处(西街、坡庄、杨董、丁家坊、郑家)。有牧师3人,执事9人,布道员2人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民国33年(1944年)以前,刘凤楼牧师主持利津县基督教会时,有男教徒49人,女教徒16人。利津解放后,该教衰落。1946年外地神牧人员返籍,县内传教人员绝大多数回家务农,停止集会活动,仅有少数村集会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戴家,锭杆刘、碾李、宋家集等村;南至旧蒲台的东玉、佟家、贾家、科子王、龙王崖等村;西至刁李、南崖、宋滩、滩郭等村;北至贾庄、小郑、小牛、大王、毛李、杨董等村,礼拜堂建在刘口村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建国后,1949年取缔反动会道门时,有些教徒误认为是取缔宗教,而停止活动。1956年,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保持信仰的部分人员,由秘密集会转入会开集会活动。亦有不少教徒放弃信仰,不参与活动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集贤乡集贤村的袁继梅(男,汉族,出生于1921年)1938年接受福音,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退伍后在家务农,在他家有十几人不间断聚会,文革时期因信耶稣受到逼迫,信仰政策开放后,1986年他在利津县付窝乡薄口村盖才英家建立教会,2005年去世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陈庄镇新韩三村王桂三老人自幼信耶稣,约在1940年抗日战争时间接受福音,文革前停止聚会,1992年陈庄建立教会后回到教会直到1994年病重前不间断聚会,1994年冬病逝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现有在世的北宋教会负责人王玉杰、姊妹自幼跟奶奶聚会,约在1954年接受福音,信仰政策开放后他和赵秀荣一同服侍北宋教会至今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    利津县教会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一天天的复兴到现在,大小堂点十二处,属于教会房产有四处,在2012年8月12日成立利津县三自爱国委员会,主任刘松成、秘书长高振鲁,副主任毕宜祥、赵秀荣等7人组成。东营市基督教两会特别关心支持利津教会的各项服侍工作。常年分组分片派下讲道员来牧养、扶持各教会。经常帮助办理培灵会教牧培训会、声乐班、财物管理班等。使教会各方面事工逐步走向完善。聚会人数每年都有增长,现利津参加聚会总人数500余人。教会更加复兴,兄弟姐妹爱教爱国、爱人的心随之释放出来。在5.12汶川大地震期间,利津县基督徒通过不同的方式捐献现金叁万元之多。还有被子、衣服等救灾物品,经常到各教会周边的敬老院去探望这些孤寡老人传福音给他们,送吃的、穿的,照顾不方便的,为社会献上一份爱心。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
 3DP东营基督教会网站-黄河三角洲基督教信息网